【源傳媒訊】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辦、中國文化院支持、《亞洲週刊》協辦的文化沙龍系列 . 2018「名作家講座」,2018年7月23日上午假灣仔皇朝會舉行。講座以「文化的瞬間與永恆」為題,邀得著名作家張抗抗及李長聲親臨主講,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朱挺、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會長譚錦球、執行會長馬浩文等數60多位文化界、學術界及傳媒代表參與,是書展期間的一場文化盛會。
 
這次活動是一次精英雅聚,文化界友好和傳媒高層雲集和張抗抗女士、李長聲聲先生圍繞主題互動交流,氣氛非常熱烈歡暢暢。
 
張抗抗(左)、李長聲(右)與現場嘉賓互動
 
 
張抗抗目前正在撰寫三卷本長篇小說,描述上世紀八十年代知識分子的生活。規劃共100萬字,寫了十年,希望盡快出版。她認為,「瞬息與永恆」都是時間的概念,也是她寫過的一篇散文的題目。文章描述曇花開放的過程。曇花一現,是由無數瞬間組成。我們生活中其實沒有永恆,但精神是永恆的。人生很多瞬間組成,所以,每個人都要認真對待並。創造自己美好的瞬間 。
 
知日作家李長聲從歷史文化角度闡述中日關係、文化異同和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時間很多瞬間組成永恆的歷史。李長聲認為,說中國人對日本研究不深不透是個偽命題,戴季陶和周作人等人對日本民族性的分析遠勝過《菊與刀》的作者。
 
全國政協委員、文促會執行會長馬浩文代表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會長和主合辦機構致辭。他歡迎大家參與這次聚會。並表示,文化沙龍系列、「名作家講座」作為學術文化活動,由原全國 人大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先生倡議,2011 年起在香 港書展期舉辦,每年邀請香港文化界、學術界及傳媒界代表參與, 至今已是第七屆。歷年演講者都是出席書展活動的知名作家和文化名人,例如中國文化部前部長王蒙、己故資深外交家吳建民、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中國社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遲子建、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等。
 
譚錦球會長(中)向兩名演講嘉賓頒發感謝狀
 
是次應邀主講的作家之一為張抗抗女士,現為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第七、八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字著作權保護協會副會長、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被聘為國務院參事。早期作品多描寫知青生活,後來寫作了一批以都市女性為主角的小說。代表作包括《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瞬間與永恆的舞蹈》、《張抗抗自選集》五卷等。
 
另一位主講作家為李長聲先生,曾任《日本文學》雜誌副主編。1988年起僑居日本。他同時為兩岸三地多家報章如《讀書》、《聯合文學》、《明報月刊》等撰寫專欄,文化隨筆蜚聲海內外讀書界,被譽為「文化知日第一人」,已出版散文集十餘種,包括《浮世物語》、《紙上聲》、《枕日閒談》、《吃魚歌》、《繫緊兜襠布》、《阿Q的長凳》、《太宰治的臉》、《日知漫錄》《居酒屋閒話》、《風來坊閒話》、《東京灣閒話》等。
 
 
 
嘉賓大合照 
 
 文化沙龍系列.「名作家講座」活動今年起由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辦。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成立於2001年,成員涵蓋文化精英、政商賢達、社團領袖等,致力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多年來,文促會在精神文明、學術文化、書畫藝術、歷史專題、青年工作等領域做了大量工作。過去一年成功主辦及贊助了「『一帶一路』倡議與香港機遇高端論壇」、「王國潼『歲月迴響』巡演揭幕音樂會」、「中國書畫名家藝術展」等廣受歡迎的文化項目,並通過成立「香港文化促進藝術發展基金」,積極支持文化界把握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