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傳媒訊】作為「香港牽動我的心—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美術創作展」續展的配套活動,香港美協於1月4日下午在中央圖書館舉辦講座,主題為「香港牽動我的心主題展覽的意義和影響」,美協主席蕭暉榮、美協常務副主席朱達誠、副主席沈平、美協理事何百里出席了講座。幾十名市民出席了講座。朱達誠說中聯辦陳冬副主任用四個「大」來高度評價展覽的特色和亮點,即「大喜日子」、「大師雲集」、「大美香江」、「大愛之心」。他補充還有一大:香港畫家和美術界「大有作為」。副主席沈平、理事何百里發言讚揚香港藝術家的水平和藝術追求。主持蕭芬琪博士。 蕭暉榮(右二)、朱達誠(中間)、沈平(左二)、何百里(左一)、蕭芬琪(右一)於演講現場。(吳建芳攝) 蕭暉榮作了題目為「中國文化“詩教”傳統與主題美術創作的傳承關係」的主旨演講。他說,去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一周年。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表達祖國大陸和香港的藝術家關注香港發展,同心同德之家國情懷,兩地畫家聯合舉辦此「香港牽動我的心」藝術聯展。 他指出,本次“香港牽動我的心”美術聯展,屬於主題美術創作的範疇。這是當下的藝術大環境下所產生的群體性創作,也高度契合香港與內地畫家的創作理念與藝術理想。 蕭暉榮認為,主題創作是現代的美術概念。但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主題創作與中國自古以來的“詩教”傳統一脈相承,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傳統文化之根基。
蕭暉榮作主旨演講。(陳嘉倫攝) 他從歷史角度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注重以詩歌教化民眾。“詩教”一詞,出自儒家經典《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又說:“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其大意是說,到一個國家,可以從各個方面看出這個國家國民的文化教養。如果整個國家的人普遍表現出溫和寬厚的品格,這就是有“詩教”的表現。溫柔敦厚而不落於愚蠢,這就是深得“詩教”陶冶的表現。此處的“詩”,即指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他講述了香港歷史之後指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香港既是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參與者”,更是“受惠者”,始終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是次展覽的主題源自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來港時說的一句話“香港發展一直牽動著我的心”。本次展覽旨在深化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通過美術作品弘揚中國文化藝術,反映香港的發展變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的平台,幫助大家加深對香港文化的瞭解,引導香港市民認同祖國文化,認同祖國的核心價值觀,呈現出香港和內地血濃於水、同心奮進的精神。本次活動亦有利於加強美育,有利於香港青少年陶冶性情、開啟心智,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聽眾向台上嘉賓提問。(俞佳歡攝) 從本次展出的作品來看,藝術家們在遵循藝術原則與藝術規律的前提下,將個人的品性與情感灌注到這個共同的主題之中,呈現出既富有個人特色,又兼具時代精神的藝術面貌。作品風格各異,或油畫或國畫,但都形神俱足,堪稱本港罕見的一次藝術盛會!這樣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主題展覽,對於推動香港藝術事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從目前所取得的反響來說,本次展覽是非常成功的! 演講結束後,台上嘉賓和台聽眾互動熱烈,嘉賓回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 畫家和嘉賓在作品前合照之一。(陳嘉倫攝)
畫家和嘉賓在作品前合照之二。(陳嘉倫攝) 畫家和嘉賓在作品前合照之三。(陳嘉倫攝) 畫家和嘉賓在作品前合照之四。(陳嘉倫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