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國兩會召開期間,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今年是實施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的收官之年,老中雙方正在規劃下一階段的瀾湄合作方案。

網絡圖片

坎葆表示,兩會是瞭解中國發展的重要窗口。今年是她第三次旁聽兩會,她對政府工作報告非常關注,其中特別關注去年的工作成就、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今年中國將如何聚焦改善國計民生、實現發展目標等部分。

坎葆說,今年正值中國深入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關鍵時刻,中國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此外,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這將是具有深刻政治意義的一次會議。

坎葆高度評價了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她認為,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現了一個陽光、繁榮、開放的新時代中國。

坎葆指出,當前老中關係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將以雙方党和國家領導人所達成的共識為遵循,深入推進貿易、農業、投資、扶貧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攜手實現兩國合作共贏。

坎葆表示,今年是實施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的第五年,也是《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老中雙方正在規劃下一階段的合作方案。

「新冠疫情造成的挑戰是全球性的,為了人民的健康與幸福,瀾湄合作參與方必須重視衛生健康領域合作,尤其是抗疫合作」,坎葆說,老撾高度讚揚中國為推動全球抗疫合作所做的努力,願與中國一道,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開展務實合作。

坎葆還表示,老撾十分重視如何實現瀾湄合作國家經濟恢復發展、縮小各國發展差距以及密切民間往來等問題。

談到「一帶一路」倡議,坎葆認為,這既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也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有助於推動新時代全球經濟發展。

坎葆說,2021年12月3日,老中鐵路正式建成通車,為湄公河地區在後疫情時代鞏固人文交流、提振經濟、恢復發展增添了新動能。老中鐵路建設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規劃高度契合,有利於縮小湄公河區域的南北差距。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