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傳媒訊】(記者林子捷)當汽車馳騁在閔南三角洲大地上,窗外風物與珠三角相似,瞬間有時空錯亂的感覺。改革開放四十年,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從此,政府在經濟領域越來越開放。改革從農村起步,當年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金融如何與農民風雨同行?農行福建省分行的實踐一滴水見太陽。

 

石獅祥芝漁港 

貫彻“兩權”抵押 解決農民貸款難

在漁港石獅祥芝鎮,記者採訪了當地有名的漁老大蔡清築,他從20 歲就開始出海,常年在外以捕魚、打漁為生,最遠到過東海釣魚島附近,出海所需資金隨著生產成本的增加不斷擴大。關鍵時刻,他以自家的漁船抵押,得到農行石獅支行的貸款90 萬元(人民幣,下同)。

據蔡清築介紹,不計算捕撈許可證轉讓,僅考慮出海成本,以250 千瓦以上單船為例,漁船每航次購買柴沒、人工費、設備維修和購置生活必需品就需要40萬元到50萬元,其中購柴油的生產成本在60%左右。漁船抵押貸款業務的開辦不僅提高了漁民海洋捕撈的積極性,也降低了漁民從民間高息融資的風險。

蔡清築說,農行石獅支行的漁船抵押貸款現在最高貸款額度600萬元,加之利率優惠、還款方式靈活,可自主選擇採用一次性利隨本清或分期還款等方式、用款方式人性化等特點,一經推出就受到漁民歡迎。受惠金融支持,祥芝鎮漁業捕撈得以發展,從70年代的20多條船發展到現在的800多艘漁船。

漁老大蔡清築用漁船抵押貸款

不少農民有漁老大的經歷。閔南出產不少國產品牌的運動用品,像安踏、361度等,家喻戶曉,也有不少私人老闆做鞋業批發生意。在石獅金相路,記者見到了鞋業批發老闆蔡爾榕。他是泉州石獅市靈秀鎮古宅村的農民,2016 年就計劃在石獅投資開店,苦於資金不足而無法實現這一創業計劃。當他聽說國家為農民出台了“兩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的政策,他主動到農行了解情況。得知他的需求後,農行立即派人上門了解情況,經過核實符合貸款條件,並協助其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以7層房屋作為抵押,為其發放100 萬元的農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自開業後,店裏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年銷售額達500 萬元。

談起生意蔡爾榕笑逐顏開

“快農貸”自助用信 隨借隨還

當時代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福建農行趕上時尚為農民推出“快農貸”服務。銀行依託大數據,通過系統對接採集數據,科學建立授信模型,自動生成授信額度,系統5 分鐘內完成授信審批,2分鐘內完成放款,辦理效率高。據了解,“快農貸服務範圍廣。突出普惠導向,針對福建種養業比較分散,單戶規模不大的特點,“快農貸”授信額度一般掌握在10 萬元以內,基本滿足農戶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採用信用方式、免抵押,有效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對種養規模大、投入大、價值高的農產品,如鮑魚、武夷岩茶等,授信額度適當增加至10 萬-30 萬元。同時,利率優惠。“快農貸”利率上浮最高不超過30%,一般掌握在20%,有的實行基準利率。農戶在貸款期間內自助用信、隨借隨還,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利息支出,做到讓利農民。針對農戶特點,在發展“快農貸”過程中,始終堅持真主體、真用途、真需求“三真”原則,保證業務發展可持續、風險可控。

農行福建分行副行長陳展紅(左)向安溪茶農了解情況

在安溪縣,禾康好農果蔬合作社就是受惠“快農貸”成長起來的現代農戶。合作社成立於2015 年,註冊地址在安溪縣虎邱鎮美亭村,是安溪縣農民工創業項目、虎邱鎮精準扶貧工程合作單位、泉州新農夫市集發起單位。創始人林思達告訴記者,創業初期,為豐富安溪鐵觀音品質,引進印度辣木茶種植技術,但前期資金籌備遇到問題。安溪虎邱支行為他提供了10 萬元的“鄉村振興帶頭人”快農貸。此後,農行又進一步了解到合作社創新建立與貧困戶合作的“禽畜產銷一體化”模式,打造“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方式,通過“禾康好農”直營店、線上店、渠道商等途徑,以區域生鮮農品銷售帶動基地、農戶生產。

禾康好農果蔬合作社

福建省安溪縣華源茶業有限公司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4 年以來,福建省安溪縣華源茶業有限公司在農行辦理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授用信1500 萬元,主要用於採購化肥、農藥、茶葉等生產經營週轉;2017 年安溪農行與該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成功上線惠農e 商,為該公司提供供應鏈管理、企業商城、農產品信息撮合、超級收銀台等多項服務功能,將金融、信息服務深度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幫助客戶進行一體化、全流程管理。

服務深加工 為農產品增值

現代農業講究深加工增值。農行的服務也向這些產業傾斜。在晉江盼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對自己企業是年銷售額40多億元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非常自豪。他說,盼盼主要原料包括:西藏的青稞、青海的藜麥、河南的山藥,小崗的黑豆,吉林的玉米,內蒙的土豆等等。農行為貸款主要銀行,種植基地建設、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直接間接地扶助了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也從100多人發展到10000多人,從1家工廠增加到16家工廠。

部分盼盼食品

長年紮根農村基層的福建農行各分行,服務中小微企業可謂真刀真槍。晉江華寶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端異形工藝石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以及石材廢棄物再利用的科技型企業。公司設有創新聯合研發中心,擁有完全配套的加工機械設備及先進的生產管理程序,產品享譽全球數十個國家與地區,長期為多家世界500強超市提供廚衛石材產品,客戶遍及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起步的時候,公司非常“小微”,只有20、30個工人,農行貨款幾十萬起步,現在發展到100多工人年產值2000至3000萬美元。近年來,公司研製出無機人造精工石、無機人造石英石兩大系列產品,取得國家發明專利,計劃拓展10條生產線,每條造價800萬元。目前農行給予授信2500萬元,需要爭取農行進一步支持。

一間小微石材企業

風雨同行 有困難找農行

 記者看到農行石獅市支行一負責人名片背面寫著:“大行德廣,伴您成長",或許,是這種“伴隨成長"的初衷,農行在評估風險的時候,急企業所需,著眼成長,所以,彼此建立了長久的友誼,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正如農行福建分行副行長陳展紅說,農行支持的客戶都是從小到大,知根知底,感情深厚,共渡難關。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部坐落晉江市深滬灣畔,擁有福建、上海、天津、東莞、成都五個生產基地,形成了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生產營銷體系。公司SBS 品牌產品的產銷量十多年來一直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潯興拉鏈1984年成立時,就在農行開戶,1988年從農行拿到第一筆貸款,30年風雨,農行如一既往支持。潯興拉鏈負責人特別記得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的時候農行對企業的支持。今年融資環境也困難,農行增加貨款七千多萬,雪中送炭。令企業吃了定心丸。有信心克服暫時資金困難,公司展現良性發展趨勢。今年銷售增長10%,利潤增長20%,為歷史最好。農行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對潯興拉鏈的信用支持力度,為公司辦理“數據網貸”業務。

拉鏈車間女工在工作

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村一直是政府最著重的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當前一大重點。鄉村振興目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銀行肩負著執實施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任重道遠,需要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