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學專家學者代表團26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媒體俱樂部舉辦學者交流會,與比利時政界、媒體、學術界、友好人士等50多人互動交流,通過多種形式介紹西藏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及光明前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人類學學會會長郝時遠教授以「西藏的歷史與現實」為主題,通過翔實的資料、圖片和生動的案例,運用古今、中外對比等方式,介紹了西藏自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以來在經濟建設、文化保護、教育發展、民生改善、人權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等多方面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郝時遠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西藏地區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同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國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兄弟省市的大力説明下,西藏地區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實現長治久安,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雪域高原創造人類社會現代化建設的奇跡。 在互動交流環節,郝時遠應詢著重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以及西藏自治區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強調中國將大力推進西藏地區與尼泊爾等毗鄰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經貿合作及旅遊文化交流,實現共同發展。 代表團成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紮洛介紹了西藏在生態保護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強調,青藏高原不僅是中國,也是亞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生態屏障。西藏地區的生態保護問題是西藏自治區和西藏各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目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占到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34%,西藏設置了62萬個生態建設公益性崗位。但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局部地區也出現了冰川消融、草場退化等問題,中國願意同國際社會就此開展科學研究和具體政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致力於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難題。 代表團成員、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格桑益西結合自身經歷介紹了藏語文傳承保護以及西藏地區實施雙語教育情況。 |
中國藏學專家學者代表團訪問比利時
責任編輯:
旅遊文化
- 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