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新僑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與海外華人發展研修班結業。沈逸婷 攝

  華僑大學新聞中心介紹,經過為期三天的密集學習、交流、研討和參觀考察,「一帶一路」與海外華人發展研修班26日在華僑大學結業。

  來自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名新僑代表、海外華人社團中青年骨幹參加此次研修。期間,學員們聽取了海外僑情與僑務工作、海上絲綢之路回顧與展望、廈門印象與廈門機會、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一帶一路」定位與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主題講座,圍繞相關主題展開小組研討,並前往廈門軌道交通集團、鼓浪嶼等地參觀考察。

  「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突飛猛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等讓海外華僑華人感到非常的震撼與振奮。」日本新僑、華僑大學日本校友會會長李曼表示,希望通過回國參加研修班進一步加深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據瞭解,因僑而建、為僑而辦的華僑大學,從教育與學術研究等方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先後成立了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並立足地緣優勢,探索如何發揮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優勢和力量。

       來自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名新僑代表、海外華人社團中青年骨幹參加「一帶一路」與海外華人發展研修班。 沈逸婷 攝

2016年5月,華僑大學決定在國際關係學院設立的新僑研究中心基礎上,發揮華僑華人研究院的科研優勢組建新僑學院,旨在打造開展新僑培訓、文化傳播、創業輔導、人才引進、海外聯誼的輔助性、公益性平臺。

  「這是繼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後,華僑大學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服務海外華人的又一新嘗試。」華僑大學校長徐西鵬介紹,此次研修班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新僑學院主辦,是學校結合國家僑務工作最新要求、海外華社最新情況和僑務理論研究與實踐最新成果,為總結「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與成果,分享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探索海外華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自身發展新模式而進行的一次新嘗試。他希望,研修班成為華僑大學與全球華人對話交流,加深感情的優質平臺。 (孫虹 吳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