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雙叒叕刷屏了!前不久是因為「上元之夜」,這次是因為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一些吃貨們奔走相告,「故宮開火鍋店了!」 資料圖:2月22日消息,故宮角樓餐廳於今年大年初一正式開業,產品以火鍋為主,從開業至今店內一直處於排隊狀態。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先來看這份「聖旨菜單」:「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湯底——萬壽菊花鍋,醬料——江山社稷醬,涮肉——科爾沁牛上腦……」 店內主打「萬壽菊花鍋」,相傳由慈禧發明,也是她相當喜歡的一種火鍋吃法。蘸料的靈感來源於江山社稷五色土,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調製五種蘸醬,酸辣鮮香,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人人都說美食美器,坐在這裡吃一頓,難怪有網友感歎「熱氣氤氳中,像是奉旨涮鍋」。 自打開業,餐廳基本處於爆滿狀態。為了品嘗「宮味兒」火鍋,許多人在下午就在門口排起長隊,但店裡在晚上5點半後才供應火鍋…… 離著「火鍋店」不遠的咖啡廳,「一座難求」的場景也時不時上演。店內陳設沿襲了簡單大氣的風格,木桌、木椅還有隔扇錯落有致,一眼望去,古色古香。 據說,故宮咖啡廳裡有30多種飲品可以選擇,「養心咖啡」、「佛手香茗」、「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紅茶……「千里江山卷」等別出心裁的甜品早早成了爆款。 有人說,站在紫禁城的城牆根兒,捧著「康熙最愛巧克力」,哪怕是只繞著故宮走一圈,也是相當愜意了。 所以,在這些地方看到手捧咖啡杯忙著各種自拍合影的人,千萬不要驚訝,畢竟這幾處都是新晉的打卡聖地。 還有機智的網友很快根據故宮咖啡廳、「火鍋店」所在的位置,迅速劃出了最佳參觀路線,走過三大殿,陶瓷館、珍寶館一個不落,爬城牆、看展覽,最後舒舒服服坐下來吃頓飯。當然,得排到位置…… 其實,再早一些,故宮「冰窖餐廳」也是人們心中溫暖的「食堂」。 裡面巨大的冰淩吊燈將整個屋子映襯的樸素雅致,石頭牆上搭配琉璃製成的冰塊裝飾,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據說,這裡的菜肴多以套餐形式出現。「皇家藏冰」「禦制棒棒糖」……不止一位觀眾給它點贊,說「創意很新穎」。 在故宮供應火鍋、開咖啡廳之外,還出現了其他與飲食有關的文創。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發佈了新的文創產品——棒棒糖,其中一款靈感來自青花瓷,其他三款來自粉彩瓷。 廣東省博物館也不甘落後,推出了幾款「蛋糕」文創,包括「粵藏」、 「粵光寶盒」以及「風尚」,製作無一不是花盡心思。 比如,每一層夾心都要使用特定的模具來製作,做好後要冷凍定型,最後在蛋糕外層噴塗,畫出廣東省博物館的logo…… 圖片來源:廣東省博物館微博截圖 故宮則在中秋節時推出「特色月餅」。曾經有人說,沒想到吃個月餅還吃出了滿滿地文化感。 綜合上述幾家博物館的做法,有網友評價,這是給博物館文創提供了「新玩法」和可能性,完全可以叫做「舌尖上的文創」,也讓古老的文物真正活了起來。 只不過,這種「新玩法」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比如,故宮「火鍋店」紅了以後,爭議也隨之出現了。不止一位去「拔草」的網友覺得菜品雖挺有特色,但肉類和蔬菜價格偏高,性價比太低。 另外有網友大概是聯想到了小品《打工奇遇》,調侃道「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或者還有人戲謔著提到一份小料12元,一份肉100元,「假如我是和珅」…… 有些網友的評價更是直接嫌棄價格,「吃不起,只好等著別人請了」「看來我可以買份小料,再要一個蔬菜拼盤,就是不知道肉能不能自帶……」 當然也有人說,在這裡吃飯,從某種角度來說,享受的是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均200真的還好,並不算太貴。況且淡季門票已經很低,要看到故宮在創新方面的努力。 其他一些人操心的卻是文物,提出故宮不宜過度商業化,更覺得火鍋可能蒸汽比較大,千萬別因此影響了古建築。 換個視角,包括故宮在內,各種涉及或不涉及餐飲的博物館文創成為熱門,折射的是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消費需求。 文創們需要滿足的,也正是這種消費需求。 所以,很多人為故宮「火鍋店」點贊,覺得這是服務觀眾的一種好做法,也是觀眾更好體驗故宮文化的一個新渠道。 而且有人認為,故宮角樓應該不是文物收藏密集區,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賦予適度的餐飲休閒功能,可以提升故宮的親和力。故宮也在防火安全方面做了很充足的準備。 「故宮火鍋」太過於稀缺。人們願意預約、排隊來故宮吃火鍋,追求的也許並不只是舌尖上的醇美味道,而是願意體驗一餐飲食承載的深厚底蘊。 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故宮吃火鍋的人,在意的可能不會是花了多少錢,而是能否真正身臨其境得到文化氛圍的浸潤。 文創美食更大的價值,大概正在於此。如果一味用金錢來衡量,反而可能不太恰當。當然,火鍋也好、咖啡也罷,自然還是越接地氣越好。 近年來能夠看到,一些博物館在文創開發上絞盡腦汁,棒棒糖、蛋糕等都是思路新穎,畢竟「民以食為天」,「吃」總是可能受到關注,再有厚重文化的加持,想不紅大概都難。讓文物「更鮮活」,總是需要一些有益嘗試。 但這樣的嘗試,也許還需要慢慢探索。就像一位網友評價的那樣,提供餐飲和單純的飲食文創還不太一樣,故宮IP形成得不容易,需要細節與關懷來呵護。文創做好了,實在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故宮「火鍋店」:舌尖上的文創路怎麼走
責任編輯:
旅遊文化
- Super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