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傳媒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1月11日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穿越紫禁城——建築營造”展覽,透過建築模型、斗拱模型、垂脊裝飾和彩畫複製品等十八件(套)展品,讓觀眾認識紫禁城所蘊藏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建築智慧。


是次展覽以紫禁城的建築和工藝為主題,介紹紫禁城的由來、規劃和建築特色,當中會重點介紹紫禁城內規格最高的建築——太和殿。

重點展品包括明代七踩溜金斗拱模模型、清代單翹單昂五踩平身科斗拱模型、紫禁城宮殿建築使用的方形地磚“金磚”(現代品)、乾清門升降龍天花彩畫和太和殿垂脊裝飾的複製品。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生活起居和工作的地方,近六百年來屹立於北京的中軸線上,見證着時代的變遷。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另外,展覽亦會介紹香港中式建築的風格和特色,包括位於元朗屏山的鄧氏宗祠、大夫第和景賢里,讓參觀者從中了解保育文物建築的重要性。

香港文物探知館位於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展覽免費入場,展期至四月七日。展覽由康文署和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