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帶路】黃彥勳(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總裁)

2018年1月26日,國務院發表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白皮書」),闡明中國在北極問題上的基本立場,解釋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政策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主張,指導中國相關部門和機構開展北極活動和北極合作,推動有關各方更好參與北極治理,與國際社會一起共同維護和促進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白皮書指出: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雪融化加速。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北極在戰略、經濟、科研、環保、航道、資源等方面的價值不斷提升,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北極問題已超出北極國家間問題和區域問題的範疇,涉及北極域外國家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攸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命運,具有全球意義和國際影響。中國宣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北極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必將努力為北極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白皮書有關「冰上絲綢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中俄兩國計劃聯合打造的 “冰上絲綢之路”,是指經過北冰洋通往歐洲的北極航道。“冰上絲綢之路”是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補充,對中俄兩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成為中俄務實合作的新亮點。一旦北極航線正式開通,“冰上絲綢之路”將進一步擴大中俄與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經貿、旅遊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2017年7月4日,中國領導人出訪俄羅斯,在與梅德韋傑夫總理會見時,第一次正式提出 “冰上絲綢之路”,指出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同年11月2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訪華,中國領導人在與其會晤時再次強調,『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努力推動濱海國際運輸走廊等專案落地,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和利用合作,打造 “冰上絲綢之路” 』。2017年12月8日,中俄共建的亞瑪律液化天然氣項目開始投產,成為中俄共建 “冰上絲綢之路”的首個建設成果。中俄兩國計畫聯合打造的 “冰上絲綢之路”,就是指經過北冰洋通往歐洲的北極航道。 

除了氣候變化之外,中俄兩國分別面對與美國的貿易磨擦和經濟制裁,也成了 “冰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催化劑。俄羅斯在遭受美國軍事與經濟的威脅下,與中國在北極支點港口合作,成了極具吸引力的選項。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中方發表白皮書之前,普京已在2017年11月提議國家杜馬通過關於 “只允許懸掛俄羅斯旗幟的船隻,在北極航線水域或運輸碳氫化合物的特權” 的規定,理由是俄羅斯天然氣和油氣田的開採,將使北極航線的貨運量逐年增長,總運貨量預估在2020年可達到31000噸,並在2030年達到目前的10倍,也就是51,100噸的數量。俄羅斯官方認為,在適當發展基礎建設後,北極航線將可分擔原先從亞洲到歐洲路線的南部運輸,而中國握有開發北極的大量資金,也讓俄羅斯政府極為感到興趣。

相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雖然才剛剛起步,但對地緣經濟,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的影響,卻不容忽視。俄羅斯是北極最大的國家,北極航線對俄羅斯發展遠東地區的戰略意義深厚。假如北極航線可以連接東西雙方,不僅縮短東亞到西歐的距離,也能夠為俄羅斯增加經濟效應。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按照《中俄共建 “冰上絲綢之路” 支點港口研究報告》的估算,經傳統航線由中國大連港出發至荷蘭鹿特丹港,途中繞過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需要航行36天;若改由北極東北航線航行,僅需27天即能到達目的地港口。此外,有研究指出,近年反恐戰略一直是俄羅斯內外政策上強調的目標,北極航線運行,正好可避開極端勢力的侵襲,增高航行的安全穩定性,也順勢脫離美國掌控海權的勢力。

可以預期,「冰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將會提昇和鞏固中國與俄羅斯及其他北極國家的關係。隨著氣候轉變,“冰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的經濟,也將進入新階段。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8/01/26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

新華絲路網2018/07/25 『冰上絲綢之路是甚麼?冰上絲綢之路與北極航道有什麼關係?』

關鍵評論2018/04/24 陳家韡:『北極權力遊戲:中俄聯手「冰上絲綢之路」,能突破美國經貿制裁嗎?』